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出击 专家:未来信贷增长更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原标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出击 专家:未来信贷增长更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本报记者 刘 琪 见习记者 韩 昱
日前,结构具精击专家未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第五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性货信贷央行采取多方面措施,币政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策工
在具体措施方面,准出增长宣昌能提到,更重央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视总强化对重点领域、量稳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结构具精击专家未结构支持。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性货信贷截至9月末,币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8万亿元,策工同比增长30.8%。准出增长
今年以来央行创设了多个专项再贷款工具,更重包括科技创新再贷款、视总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持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有力引导了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
据央行10月31日公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情况表”显示,截至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合计为55461亿元。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切实降低了特定领域企业的融资成本。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为例,其激励措施首先体现在,银行向客户发放的相关贷款利率不得超过3.2%,而且中央财政在年底前还会有2.5%的贴息,由此,市场主体的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到位、逐步显效。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目前已完成了超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在支持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的过程中,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拉动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和融资增速反弹。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额度限制,但可循环使用。另外,政策工具的额度还可灵活调整。”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空间充分。
庞溟认为,未来信贷增长和金融支持将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制造业、绿色行业、“两新一重”等新动能领域的信贷支持,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稳步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制造业和新增长点支持的质量和适配性。
“下一步,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关键不是额度和规模的大小,而是要根据实体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和需求,灵活设立相关政策工具,达到调结构、补短板的政策效果。”冯琳建议。
(责任编辑:知识)
-
记者从天津市公交集团了解到,为全面加强公交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市民乘客出行安全,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自9月2日起,所有乘客在乘坐隶属于市公交集团的公交车出行时,均须主动向驾驶员出示健康码进行核验,其中 ...[详细]
-
有了上述的认知,你就知道,这并不是产业至暗之时,正好相反,这是下一代PC产业诞生之际。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Meta、小米、抖音的Pico、苹果、google们的“下一代PC的尝试”都如此不尽如人意呢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30日,据国会山报The Hill)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一项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近80%的美国人将美国目前的事态描述为“失控”。30日公布的调查显示,79%的受访者认为该国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30日晚间,巴西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约93%的选票已统计完成。根据巴西高等选举法院的统计结果,巴西权威调查机构“页报数据”表示,劳工党候选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在大选中获胜。卢 ...[详细]
-
路透社19日援引一份“机密文件”草案报道称,德国外交部计划收紧对高度依赖中国的德企的规定,要求它们披露更多信息,甚至对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进行压力测试。路透社报道称,这项正在拟议中的新规是朔尔茨政府对华 ...[详细]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黄浦江畔,绿色发展的旗帜之下,金融与能源交相辉映,学者与实操坐而论道。这是一场绿色发展的思想盛宴,也是一次践行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悟和践行习近 ...[详细]
-
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突破3万亿元的大体量城市,深圳经济发展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10月29日,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区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张雪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已有11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报,超过九成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64家公 ...[详细]
-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相关的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 ...[详细]
-
彭博11月1日消息,预测机构Maxar Technologies和Marex的预期显示,11月份欧洲可能不会出现寒潮。温和的天气势将缓解天然气库存压力,给担心取暖费用的欧洲家庭和希望保障供应的各国政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