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新观】不“服”不行!“十岁”服贸会,又又又上新
中新网9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灵动可爱的服吉祥物,魅力十足的服贸新场景,绿水青山的不行大局观……走过第十个年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今年又有上新大动作。岁服
9月1日,又又又上2022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两大展区正式开放。服新朋友、服贸新技术、不行新产品、岁服新服务纷纷亮相,又又又上充分展示着服贸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的服强大吸引力。
服贸会已上新,服贸有“服”同享,不行快来一睹为快。岁服
9月1日,又又又上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两大展区正式开放。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吉祥物“福燕”来赴宴
灵动闪亮的大眼睛,手臂般张开的翅膀,胸前一簇水滴造型的白色图案……服贸会走过十年,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吉祥物,一只小巧灵活的蓝色雨燕飞落在这场盛会上。
吉祥物命名为“福燕”,主体形象取材于北京雨燕,预示服务贸易发展造福世界,体现“全球服务,互惠共享”,谐音“赴宴”“服宴”,寓意邀请境内外客商共赴服务贸易盛宴。
服贸会吉祥物“福燕”造型的机器人。 中新网记者 左宇坤 摄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馆,以福燕为造型的成为了展会上的“小明星”。这是一款仿照吉祥物外形打造的服务机器人,看上去活泼可爱,能做许多生动有趣的表情和舞蹈动作。
“传统吉祥物可能是由人装扮的,没有智能化的属性。把机器人做成吉祥物的形象,可以赋予它更多智能化的功能。”机器人所属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吉祥物机器人“性格”也非常友好,可主动聊天、逗人开心,与人合影。机器人可沿设定路线自主移动、在室内外通用、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准确定位。
作为北京传统生态符号的雨燕,在服贸会上有了“科技皮肤”。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是服贸会的魅力所在。
“新朋友”“老朋友”欢聚一堂
在服贸会综合展区的国别展中,阿联酋展位将中阿两国合作研发生产的疫苗产品摆在了展位最前方。
今年是阿联酋首次以国家名义在服贸会上设展,也是本届服贸会的主宾国,展台有航空运输、物流等领域的10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参展。作为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阿联酋正积极与中国合作建设航空丝绸之路。
“作为第一个担任服贸会主宾国的中东国家,阿联酋致力于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服务贸易正日益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引擎,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两国各领域合作前景可期。”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表示。
图为观众在英国展台和“帕丁顿熊”合影留念。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服贸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约8000平方米的国别展区内迎来了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有阿联酋、瑞士、意大利等10个首次以国家名义设展。
瑞士展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士品牌、意大利国家馆专门设立投资促进服务台、挪威呈现来自挪威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它们将通过服贸会这一大平台,展示当地亮点产业、创新科技、特色好物等。
据了解,本届服贸会的线下参展企业2436家,国际化率20.4%,较上届提高2.4个百分点,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服贸会与元宇宙首次“碰撞”
在首钢园展区,有一片近1万平方米的体验馆。这是本届服贸会首次设立的“元宇宙”体验馆,也成为了今年服贸会的热门打卡点。
体验馆内,一个绿色的空间附近颇为热闹。表演者和游客在“XR演播室”里摆出动作,电视屏幕的实时画面里,他们已置身飘雪的古镇。
表演者在XR演播室中做体验展示。 中新网记者 左宇坤 摄这一“穿越式体验”的实现,采用了融合VR、AR、MR于一体的XR虚拟拍摄技术,使虚拟内容可视化,同时将虚拟场景中的光照投射到现实空间,完成从现实环境到虚拟环境的融合和转换。目前主要应用于广电传媒、展览展示、影视拍摄等场景。
网红商圈的户外大屏上,依托于裸眼3D技术,憨态可掬的熊猫从屏幕中缓缓“爬出来”;文旅景区和演出舞台上,依托于全息互动空间,真人与虚拟人同台演出……走进元宇宙的入口,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据招展方介绍,元宇宙体验馆分为永久性场馆和临时展陈两部分。服贸会结束后,将在10号馆继续建设元宇宙前沿科技展示中心,不断推动元宇宙关键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服贸会成为“永不落幕”的对外开放名片。
服贸会中的气候变化与双碳经济展区。 中新网记者 左宇坤 摄环境服务专题彰显责任担当
服贸会的重头戏“专题展”,今年也迎来了“新成员”。在全球双碳主题热度持续增高的背景下,本届服贸会首次设立环境服务专题,体现出服务贸易绿色化和低碳化的大趋势。
在环境服务专题,几辆造型奇特的车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它有着雨滴形的低迎风面积、低阻车身设计,对应着一套光伏发电和储能的解决方案。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可以作为对当前电动汽车的补充,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20%-30%,充一次电至少跑1000公里甚至以上。“哪怕没有电了,只要有太阳,就可以行驶。”
服贸会中展示的太阳能赛车模型。 中新网记者 左宇坤 摄走在展厅中不难感受到,当前的环保产业,已经越来越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起来。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愈发精细化,一家参展商向记者介绍了当前的生态环境预测技术:对于空气质量的预报,过去可能只能预报未来的一天两天,现在已经可以实现未来45天的空气质量延伸期预报,让“前置的管控”跑赢“未来的污染”。
一年一度的服务贸易盛会,年年都有新体验,年年都有机遇。2022年服贸会才刚刚开放,欢迎你来看看!(完)
(责任编辑:休闲)
-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路上,国资将发挥哪些作用?近日,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论坛上,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对“新发展格局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发表了不同观点。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党委委员、研究员 ...[详细]
-
新华社曼谷1月15日电记者林昊 章建华)万象消息:中国援老挝琅勃拉邦医院升级改造项目开工仪式14日在老挝北部城市琅勃拉邦举行。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李志工在仪式上表示,中方始终支持老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详细]
-
2023新年伊始,金融反腐重锤不断!公开信息显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被“双开”;宁夏检察机关依法对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傅小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原南昌银 ...[详细]
-
员工请事假未批不上班,被解雇后要求公司补偿近10万,法院判了...
每经编辑 毕陆名 孙志成 请事假领导未批,员工强制休假算不算旷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判决书,法官说理很精辟!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员工强制休假被解雇起诉公司要求补偿9.6万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官网近 ...[详细]
-
广东卫健委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0日,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8181例,其中确诊病例296例,无症状感染者7885例。广州连续5日新增本土感染者超过8000例,据第一财经统计,自10月22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7日资金路线图】两市资金净流出204亿 电子板块资金净流入居前来源:证券时报 1月17日,A股市场整体涨跌互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22 ...[详细]
-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如此形容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年度经济数据发布,包括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与增速。结果并未 ...[详细]
-
刘鹤:“碳中和”不仅是中国的国际义务,也是中国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来源:财联社【刘鹤:“碳中和”不仅是中国的国际义务 也是中国发展的内生性要求】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当地时间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碳中和”不仅是中国的国际义务, ...[详细]
-
当地时间21日晚,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向外界否认了近期有关沙特正在与其他产油国讨论石油增产的消息。沙特国家通讯社在报道中援引沙特能源大臣的话表示,“欧佩克+”不会在例行会议前“讨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