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将现修复式增长,今年GDP增速“保底”5%?
“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保底”1月17日,中国增速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如此形容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将现当日国新办举行的修复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年度经济数据发布,式增包括202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与增速。长今
结果并未出乎外界预期,保底初步核算,中国增速2022年GDP 121万亿元,经济将现同比增长3%。修复分季度看,式增一季度增速4.8%,长今二季度增速0.4%,保底三季度增速3.9%,中国增速四季度增速2.9%。经济将现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疫情三年,GDP增速分别为2.3%、8.4%、3%。2023年经济复苏将发力提速,外界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增速目标不低于5%。
21省份下调增速目标,6省份持平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3%,在四季度增速下滑至2.9%的情况下,全年增速保持在3%。
有经济学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通常情况下,下半年GDP占比稍高,特别是四季度GDP占比可达28%。不过,此前,市场对于2022年四季度 GDP增速下行已有预期。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2023年经济出现修复式增长是大势所趋。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便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明显下滑,而中国经济可能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的轨迹。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已属必然,但争议在于回升幅度,这直接关系到2023年目标增速的设置。有乐观者甚至预测,今年GDP增速或达8%以上。
不过,此前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在已经对外披露2022年经济增速的省份,各省份2023年GDP增速目标相对稳健。
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对比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3年GDP目标增速与2022年目标增速,有21个省份下调。6个省份基本持平。湖南、江西2023年GDP目标增速为6.5%左右、7%左右,而去年则明确设置为6.5%以上、7%以上。
另外有海南、新疆、重庆、黑龙江4个省份上调GDP目标增速。海南以9.5%左右的目标增速位列第一,其他将目标增速设定为6.5%左右及以上的省份多为中西部省份。
占全国经济总量45%的6个经济大省,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均下调了GDP目标增速,除河南、四川设置在6%,经济总量排名前四的省份均将目标增速设定为5%以上或5%左右。
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解释说,广东省2023年GDP目标增速的设定,主要考虑作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体现广东担当,同时与省“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GDP年均增速预计为5%左右,2025年GDP达到14万亿元。
5%也是此前众多经济学者认为2023年目标增速的“底线”。不过,中信证券宏观团队在研报中分析称,总体上各省份在设置GDP目标时相对稳健,考虑到基数效应和宏观政策力度较大,预计2023年各地GDP实际增速普遍高于预期目标。
康义在新闻发布会也提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目前只有1.27万美元,要达到这个中期目标,还要增长翻一番多,120万亿还只是我们前进当中的一个小台阶。”
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远景目标提出,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在2021年至2035年的15年里,中国的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能低于4.73%。
消费贡献明显下降,谁在“挑大梁”?
在1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消费”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话题,这源于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曾在2022年1月披露,2021年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据康义介绍,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022年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分别是,最终消费支出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最终消费支出32.8%,资本形成50.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7.1%。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背后是继2020年之后,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现负增长。2022年全年社零总额43.97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餐饮收入4.39万亿元,下降6.3%。
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国社零总额数据持续波动。2020年,全国社零总额为39.2万亿元,同比下滑3.9%。2021年回升至44.1万亿元,增长12.5%。
不过据康义介绍,2022年12月社零总额边际已经在改善,当月,社零总额下降1.8%,11月的数据则是下降5.9%,降幅收窄4.1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的情况下,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康义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是2022年稳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显然,投资再次在去年的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康义介绍,2022年12月,新入库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3.8万个,比11月增长7.5%,支撑2023年的投资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但是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意味着,今年稳增长更多依靠内需,并且与以往扩大内需多以投资为主不同,消费的位置更加突出。
各省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针对性措施。比如广东表示,2023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要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餐饮、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促进力度。
在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今年重点任务的第一项便是“积极扩大消费投资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浙江也表示,把激活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河南则提出,调整妨碍消费的限制性措施,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从各地披露的2023年社零总额增速目标来看,一些省份甚至设定为10%以上,如海南、云南、福建、新疆等。
广东省将今年社零总额增速目标定为6%。国民经济报告称,这一目标值主要考虑国家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人流、物流有望加快恢复,拉动相关消费较快回升。同时,线上消费、国潮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增长势头良好,广深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加快建设,将对消费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记者:陈惟杉
(责任编辑:热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网消息,11月23日早上,学校接到核酸检测机构报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内涉1管10混1初筛阳性,学校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中午14时,经复检后确定1名在校学生检测结果呈 ...[详细]
-
深陷“内斗”风波的海伦哲未按时披露2021年年报 三天收三份关注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黄鑫磊 每经编辑 魏官红“内斗”至今的300201,SZ)已受到监管层多次关注。4月27日上午,深交所再次对海伦哲发出关注函,称公司未 ...[详细]
-
巴菲特午餐即将成为历史。慈善机构格莱德Glide)当地时间周一表示,暌违两年的巴菲特午餐即将再次举行,但也将是最后一次举行,“巴菲特与格莱德的珍贵友谊将继续下去,但2022年将是巴菲特最后一次举办慈善 ...[详细]
-
财政部:一季度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187.4亿元 经济运行平稳开局
4月27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稳定增长,一季度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平稳开局。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86044.7亿元,同比增长12.9%。 ...[详细]
-
开展新一轮设备更新投资!三部门发文: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这些行业将受益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形成政策叠加组合效应,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27日报道,日本发现一起疑似原因不明儿童急性肝炎病例,引发担忧这一疾病已从欧美国家蔓延到亚洲地区。世界卫生组织上周指出,欧美的12个国家共出现16 ...[详细]
-
葛兰素史克(GSK.US)Q1营收利润均超预期 公司重申2022年指引
格隆汇4月27日丨GSK.US)今日发布业绩,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盈余0.328欧元,超市场预期的0.289欧元;营收增长32.1%至98亿英镑,超市场预期的88.5亿欧元。公司重申了其对2022年的指 ...[详细]
-
来源:保险报记者 于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存款利率密集下调。4月26日,记者登录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发现,、、中国银行的2年期、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BP)。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连花清瘟“卖断货”让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以岭招聘”官微看到,公司近一个月连续发了三条急招短期工的信息。“大兴就业平台”公众号此前也发布招聘信息称,北京以岭药 ...[详细]
-
近日,广东广州。据DV现场,专升本考试来临之际,不少考生反映考点旁的宾馆价格相对增长,有的甚至是之前的十倍。目前,市场监管局已对考点周边住宿价格开展专项检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