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85%新业态青年月入八千元以下,团中央研究报告提5点建议

85%新业态青年月入八千元以下,团中央研究报告提5点建议

2025-07-05 22:20:37 [热点] 来源:履霜坚冰网

时值就业季、新业求职季,态青团中不少研究机构在近期放出调查报告,年月分析当前就业、入千经济发展形势。元下央研议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究报人民论坛网今年5月6日就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署名的告提文章《新业态青年发展状况与价值诉求调查》。

报告提出,点建以智能化、新业数字化、态青团中信息化为特征的年月新经济迅速发展,催生一大批分工精细的入千新就业形态,覆盖不同层次就业、元下央研议采取灵活多样的究报就业模式,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告提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青年是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主力群体,在新业态青年中,既有人力资本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也有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新生代农民工。

该报告的定量数据主要来自全国新职业青年问卷调查,该调查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45岁以新业态新就业为主要职业的人群,调查时间是2020年10月,通过腾讯问卷平台发放,经过数据清理后,共获得有效样本11495个。

这里说的“新业态青年”定义主要参考人社部的新职业分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近年来新收录或暂未收录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性工作,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的职业,呈现出业态新颖、非全时工作、就业方式灵活等特点。

该报告主要针对从事七类新职业新业态的青年进行分析,包括网约配送员(外卖骑手)、网络主播(包括音视频创作者)、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网络文学写手、电子竞技员、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调查样本中,21-30岁群体超过半数,男性占73.7%,农业户籍占58.7%,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占到八成,近半数接受过高等教育,近半数为未婚状态,家乡和工作地分布以华东和华中南地区占多数。

新业态青年主要来源为普通工人、自由职业者、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调查发现,月收入大都在8000元以下,新型职业农民、网络文学写手、网络主播收入内部差异较大。

新业态青年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占比9.4%,2000元-3999元占比26.2%,4000元-5999元占比34.6%,6000元-7999元占比15.5%,8000元-9999元占比5.4%,1万元-1.5万元(不含1.5万元)占比4.2%,1.5万元-2万元(不含2万元)占比1.4%,2万元及以上占比3.3%。可见,约三分之一的新业态青年月收入在4000元-5999元,85.7%的新业态青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

分职业来看,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比例较高的是电子竞技员(25.5%)、网络文学写手(19.8%)、新型职业农民(17.3%);月收入在1万元及以上比例较高的是新型职业农民(24.8%)、网络文学写手(24.2%)、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22.9%)。网约配送员的收入相对集中在中间段,月收入在2000元-3999元的占25.4%,4000元-5999元的占44.3%,6000元-7999元的占19.2%。而新型职业农民、网络文学写手、网络主播的收入分布相对分散,内部差异较大。

上述报告的调查对象中,近二成有其他兼职,超过四分之一的新业态青年没有任何保障。

报告认为,新职业具有更加灵活、更加自由的就业形态,使得人们在工作赚钱的同时能够兼顾其他需求。调查发现,17.7%的新业态青年不只拥有当前这份主要工作,还有其他兼职;在有其他兼职的青年中,67.3%拥有1份兼职,27.4%拥有2份兼职,5.3%拥有3份兼职。

从年龄差异来看,各年龄组是否拥有兼职的比例基本相当,但年龄越大,拥有两份或者三份兼职的比例更高。在七类职业中,网约配送员拥有兼职的比例最低,为9.4%,电子竞技员、网络文学写手、网络主播拥有兼职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9.2%、34.2%、30.2%。

报告还指出,调查对象普遍面临职业歧视问题,创意工作者面临的同行抄袭问题较突出。

新业态青年在不同的工作中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经历,七类职业中,近七成受访者提及在工作中遇到过不愉快的经历。不同新业态人员主要遭遇的经历有所不同。网络活动从业者,如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网络文学写手,所面临的网络暴力问题较突出;从事内容或产品创作等创意工作者,如全媒体运营人员、网络文学写手、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普遍面临同行抄袭问题。而职业歧视是新业态青年共同面临的问题。

调查对象的利益诉求集中在福利保障、劳动权益保障和技能培训。

调查显示,新业态青年希望政府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帮助排名前三:“完善社会保险政策(45.3%)”“维护劳动权益(40.6%)”“完善相应就业政策和服务(34.6%)”。希望雇佣方能够“增加工资(57.1%)”“提供更人性化的福利(51.7%)”“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培训(28.2%)”。可见,新业态青年在福利保障、劳动权益和技能培训方面的诉求较为强烈。

基于调查研究,结合调查中发现的新业态青年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诉求,上述报告提出5点建议。

分别是:一是鼓励支持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稳定新业态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二是创新完善劳动关系认定,发挥工会与行业协会作用,保障新业态群体劳动权益。三是探索新经济新职业发展需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重视推进职业培训与素质培养,促进新业态青年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五是完善制度支持和公共服务,促进新业态群体的社会融入。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