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光电上半年净利预降 3年前上市扣非已连续亏损2年
炒股就看,新光权威,光电专业,上半市扣及时,年净年全面,利预连续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降年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9日讯 昨日晚间,前上(688011.SH)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非已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亏损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新光净利润为480.00万元到600.00万元,与2021年半年度(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光电同比下降61.83%到52.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上半市扣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0.00万元到-140.00万元,与2021年半年度(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年净年同比下降160.35%到132.49%。利预连续
上年同期,降年新光光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7.6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85万元。
新光光电于2019年7月22日登陆科创板,公开发行新股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38.09元/股,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关峰、包红星。
新光光电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9.52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8.65亿元。新光光电于2019年7月16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8.76亿元,分别用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批产线升级改造及精密光机零件制造项目、睿光航天光电设备研发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新光光电的发行费用共计8704.16万元,其中中信建投作为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获得保荐、承销费用7618.00万元。
新光光电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两年为负。2022年6月9日,新光光电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2亿元、1.24亿元、1.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049.41万元、2419.29万元、182.5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000.83万元、-198.65万元、-1905.3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30.58万元、1516.11万元、-2229.47万元。
(责任编辑:热点)
-
国务院国资委:坚定支持中央航运企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在11月22日下午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绿色创新发展,坚定支持中央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特约评论员 李光斗经济重启包括生产、消费和投资的重启。冬天是积蓄能量的季节,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3年疫情让中国的电影产业遭遇挫折,人们以为 ...[详细]
-
中国科协发布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 有哪些新的变化?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据中国科协消息,20日,中国科协召开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会议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系列榜单相比往年有哪些新的变化?据“科创中国”联合体 ...[详细]
-
2月19日消息,知情人士称,七国集团G7)和欧盟正讨论有效追踪俄罗斯钻石的可行性,可能为今后限制其贸易铺平道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曾于去年10月酝酿禁止从俄罗斯矿业巨头阿尔罗萨Alrosa ...[详细]
-
上海:到2025年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
e公司讯,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中国基金报2月13日,北交所两融业务正式上线。经过一周的运行,北交所两融数据显示,融资买入额增长近7倍,融资余额也增长近10倍。安信证券相 ...[详细]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最近,一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火爆“朋友圈”,“养老焦虑”进一步蔓延到年轻群体。事实上,当前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完善、多层次产品体系逐步形成,将为年轻人提前规划养老供给切实可行的 ...[详细]
-
本报记者 包兴安2月16日,财政部召开全国财会监督工作会议,就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动员部署。会议指出,《意见》是 ...[详细]
-
11月21日,从技术上来看,上周五上涨在107.05之下遇阻,下跌在106.30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下跌后有可能保持上涨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下跌在106.45之上受到支持,后市上涨的目标将会指向1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关于提前还房贷的讨论自年初以来便热度不减,网上反映提前还款难、预约排队时间长的声浪渐长,也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