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定位|建发致新IPO:不是“现金奶牛”却被当做提款机 连环资本运作为规避分拆上市?
炒股就看,现金奶牛权威,创业拆上专业,板定不却被当避分及时,位建为规全面,做提资本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款机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2022年12月30日,连环深交所发布了修订的运作《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新增几项创业板定位的现金奶牛量化指标,同时增加了限制在创业板上市的创业拆上几类行业。该规定在发布之日立即实施,板定不却被当避分且2020年6月的位建为规旧规同时废止。
新增的做提资本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营收增速、研发费用金额及增速。款机我们对创业板在审的连环338家(截至1月16日,不含已终止及已发行项目,下同)拟IPO企业进行复核,发现有43家企业不满足新修订的量化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剩余295家企业并不一定符合创业板定位,因其还需要满足“三创四新”的定性指标。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 28家公司研发费用不达标,其中包括唯一一家营收过百亿元的公司——建发致新。
公司沦为大股东“提款机”?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前身为致新有限,成立于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控股股东和实控人频繁更换,至少更换了5位控股股东。
2019年12月,建发医疗收购建发致新51.02%股权,斥资8.3亿元。截至目前,建发医疗仍持有建发致新51.02%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建发医疗与A股上市公司都为建发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
但颇为神奇的是,建发医疗在成为控股股东后不久,建发致新2021年4月便收购了建发股份持有的维尔医疗100%的股权,交易对价高达3.45亿元。
资料显示,德尔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分销业务,主要经营体外诊断试剂和普通外科耗材产品。而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两者的结合具备相关性。同时,收购也可以为建发致新IPO扫清同业竞争这一审核障碍。
建发医疗先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建发致新再收购建发股份旗下的德尔医疗,先后两次向厦门国资委申报审批,两次评估、尽调,耗费的时间、金钱要比一次性收购多。
但令人不解的是,建发集团完全可以通过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一次性完成,省时省力省钱还减少同业竞争,为何还要通过建发医疗这一主体完成连环资本运作?
答案或在于“A拆A”上市有着严格的限制。2019年6月建发医疗计划收购建发致新时,“A拆A”实际上并没有配套规则。按照最新规则,果是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的股权,那么建发致新3年内不得独立IPO。换言之,如果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最早在2022年12月启动IPO,到正式发行股票至少再需要两三年时间。
无论建发致新的直接控股股东是谁,其先后被买来买去再IPO,会被外界质疑是资本运作的工具。尤其是建发致新在IPO前夕还收购了维尔医疗100%的股权,被外界质疑为“买业绩”冲刺IPO。
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而维尔医疗便贡献了0.34亿元,占比近五成。
建发致新“工具人”的质疑还体现在其自身的微弱利润(或现金流)被无情拿走。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亿元、1.67亿元和0.73亿元。2020年,公司净利润大降30%,可公司却分走0.97亿元,占一半以上。
来源:招股书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在公司净利润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仍进行了巨额分红,分红总额同样超过了净利润的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建发致新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7%、82.43%、86.94%、87.59%,一路攀高。但在负债率逼近90%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为何还要大额分红,进而间接提升负债率?
有意思的是,建发致新2019年没有分红,在建发医疗入主后的所有会计年度,公司都进行了巨额分红。按照持股比例算,建发医疗合计拿走约1.16亿元。
在建发医疗入主建发致新后,后者净利润整体上大幅降低,负债率急剧攀高,可高比例分红却从未缺席。有投资者认为,建发医疗不仅把建发致新当做资本运作的工具,还当做“提款机”,尽管建发致新并不是“现金奶牛”。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03亿元、-0.01亿元、-7.33亿元、-5.22亿元。加上畸高的负债率及有息负债,建发致新非但不是“现金奶牛”,还是“资本漏斗”。
正如上文所述,建发致新在建发医疗成为控股股东后,公司多项主要财务指标皆恶化,可公司却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为股东们高比例分红。
百亿营收并非研发驱动 核心技术人员仅1人
近日,深交所创业板定位新规的出台,给了连环资本运作的建发致新一记重拳。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研发费用金额(与研发投入金额一致)分别为354.14万元、270.35万元、479.15万元和308.85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05%、0.03%、0.05%、0.06% 。
建发致新2021年的研发费用没有超过1000万元,合计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因此未达标。当然,公司2022年可以将研发费用增至1000万元以上,这样也满足了三年复合增长率超15%的要求。但研发费用的突然增加,会令人质疑突击美化指标,况且公司本就不是靠研发驱动的。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是一家为医疗器械流通商,同行可比公司包括国药控股、、华润医药、、等。
研究认为,医疗器械流通商最主要的来自市场渠道、资金等,研发并不是主要因素。
公司不仅研发费用低,研发费用率更是低到“没朋友”。建发致新2021年的营收都超过了100亿元,但研发费用不到500万元,研发费用率不足0.05%。
wind显示,在所有排队的创业板IPO企业中,2019-2021年研发费用率皆低于万分之六的企业仅建发致新一家(研发费用为0的不计入)。
建发致新的研发人数也体现了其对研发的需要程度。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有43人,占员工总数的3.66%。其中核心技术人员仅吴莎莉一人。
营收过百亿可研发费用却不足500万元,员工超千人可核心技术人员就1人的建发致新,创新成色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探索)
-
本报记者 李 正随着信贷政策的逐步调整,国内多个重点城市11月房贷利率继续下降。11月21日,贝壳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为4.09%,二套房平 ...[详细]
-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了21.7%】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了21.7%。其中,水产品出口725.2亿元, ...[详细]
-
7月13日,国内期货早盘收盘大面积下跌。燃料油跌超8%,跌停,跌幅7.01%,跌超7%,油跌近7%,短纤、豆油跌超6%,、尿素、棉纱跌超5%,20号胶、SC原油、豆二、跌超4%。成本坍塌,PTA多个合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山西省纪委监委获悉,日前,经吕梁市委批准,吕梁市纪委监委对孝义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王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王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将党和人民 ...[详细]
-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今年前9月北京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6.8万亿元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今年前9月北京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6.8万亿元】财联社11月22日电,今日在2022年论坛中,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在“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活动中指出,今年1月到9月,北京地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安倍遭枪击不治身亡后,日本警察厅长官首次表态:我的责任确实很大
【环球网报道】综合日本共同社、时事通讯社最新报道,针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遭枪击不治身亡一事,日本警察厅长官中村格12日在记者会上说,“作为指挥和监督各都道府县警察的警察厅长官,我的责任确实很大”。 ...[详细]
-
中新经纬7月13日电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13日消息,四川金鼎产融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兴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四川省纪委监委驻省能投集团纪检监察组正对其进行纪律审查,经四川省监委指定管辖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意大利内阁通过2023财年预算法案。据当地媒体报道,法案总额约350亿欧元,其中约210亿用于应对能源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发放补贴、汽油价格折扣、企业税收抵免等。法案其他主要 ...[详细]
-
我国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13.2%,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
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7月13日上午,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为11.14万亿元,增长13.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