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月末外储降至31880亿美元,月末亿美元因因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7日公布的外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降至价格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879.94亿美元,汇率较上月减少258.33亿美元,折算资产降幅为0.8%。变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月末亿美元因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答记者问中解释称:“2022年3月,外储我国跨境资金流入总体回升,降至价格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汇率国际金融市场上,折算资产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变化地缘政治局势、月末亿美元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外储美元指数上涨,降至价格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总体下跌。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减少,与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
“必须看到现在外汇储备的规模是3.2万亿美元,是在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3月外汇储备变动主要是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外汇储备账面上的变化。”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上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占一半,3月美元升值明显,日元贬值幅度非常大,达到5.5%,欧元也下跌1.4%,从这些主要非美货币的汇率变化来看,可能造成的账面损失大约在150亿美元到170亿美元;资产价格方面,由于美联储3月启动了加息并准备缩表,美国的债券价格跌幅较大,同时欧洲和日本的债券价格也在下跌,债券价格变化导致的账面缩水可能不低于150亿美;同时,每个月外汇储备有投资收益到账。
外汇局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但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支撑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未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粮食、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可能采取更大幅度的加息,缩表箭在弦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我国产生外溢效应。我国宏观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基调,以我为主,主动作为,关注形势和政策变化,研究制定应对预案,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应对好各种风险冲击,保持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郑景昕 图片编辑:蒋立冬
顶: 5193踩: 111
3月末外储降至31880亿美元,因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9 15:35:59
相关文章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报告《颠覆性技术前瞻2022——最具可能性与最具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
- 英媒:“热心”英国事务,美国会代表团几天内要飞赴伦敦,讨论北爱协议
- 央行: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9102亿元
- 对冲基金Citadel与贝莱德否认参与Terra稳定币崩盘事件
- 央行等八部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
- 韩民众在文在寅住所外放高音喇叭 附近村民苦不堪言
- 京广高铁确定6月提速,将成为第五条运营时速350公里高铁
- 孩子王7批次产品遭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曾因销售不合格商品多次被罚
- 多家养老保险公司聚焦主业 相关个人养老金产品有望年底上线
- 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钟睒睒成功连任首富,超50名富豪与宁德时代相关联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