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成立 统一铁矿石资源话语权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举行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2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新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企成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大会并为公司成立揭牌。立统
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铁矿是石资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源话语权两种资源,新央增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的企成重大举措,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立统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矿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石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公司将坚持开放协同、源话语权合作共赢,新央坚持市场化、企成法治化运营,立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矿产资源综合服务企业。
王勇、何立峰出席成立大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以及有关金融机构和企业、行业协会负责同志等共约120人参加大会。(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新央企成立
中国统一石资源话语权
7月19日,一家集合中国多数矿产资源的新央企注册成立。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天眼查”上获悉,其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姚林,注册地址为河北省雄安新区启动区中谷甲1号,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
鞍钢背景明显
姚林曾任中铝集团董事长,还曾任拥有国内最多铁矿石矿山资源的鞍钢集团的重要岗位,即曾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7月12日,姚林离任中铝集团。
中铝集团向国资委汇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铝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20.8%、561.2%、400.6%,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宝武副总经理郭斌担任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截至2021年底,中国宝武控股的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850亿元,净利润约4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和108%。
此外,鞍钢集团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董事长邵安林担任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鞍钢背景明显,目前鞍钢在钢铁企业中非常强势,由于自身拥有铁矿,因此在矿价上涨阶段并不被动。
一位国资委人士向记者评价鞍钢称,鞍钢重组本钢后,粗钢产能跃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加快形成。
鞍钢高层向记者介绍自身的定位时称,鞍钢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压舱石”。未来将在统一规划目标引领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鞍钢,确保实现7000万吨级粗钢、超5000万吨级铁精矿、3000亿元级营业收入、100亿元级利润的“7531”发展目标,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
促进资源的整合,是国资委正在力推的事情。“有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通过专业化整合,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有效提升。”一位国资委人士向记者表示。
此前,在国资委协调下,多家企业组建了国源公司,整合10家中央企业煤炭资源,涉及煤炭产能2.8亿多吨、资源储量630亿多吨、资产总额1400多亿元,推动中央企业主业进一步聚焦。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包括:选矿;矿物洗选加工;金属矿石销售;采购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从事与主业相关的投资活动和资产管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规划设计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突破资源制约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突破铁矿石的垄断,掌握铁矿石的话语权。
中钢协为此发起了“基石计划”。“基石计划”的重要内容就是发展国产矿、海外权益矿,增加废钢进口等措施,都是为了打破铁矿石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FMG的垄断。
而中国买家则有数千家。“你不接受价格,别人就来接受价格,所以很难打破对方的垄断。”中钢协人士向记者表示。
因此加强整合,是符合中方利益的必然选择。中钢协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基石计划”还包括:确定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供给目标,对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等进一步梳理核实。未来加强国内矿开发情况调研,督促“基石计划”任务落实,及时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一批优质铁矿项目建成投产。
这些内容都在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也正是在我国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的大背景下。
2022年7月12日,在国资委的主持下,一批央企将推进专业化整合,实施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整合。
“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中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全球市场剧烈波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极大挑战,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深入实施行业领域更广、参与层面更宽、精细程度更高的专业化整合,有利于中央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化整合,有效解决中央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产业结构更加清晰,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专精特新”子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经营报 索寒雪)
“千亿级”整合收官
中国铝业低位抄底 拟67亿控股云铝股份
同在中铝集团旗下,中国铝业(601600.SH)拟斥资67亿收购云铝股份(000807.SZ)19%的股权,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持股比例,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中国铝业表示,此举将解决双方在同业竞争方面的问题,增强双方的协同竞争力。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全球铝价在高位震荡,行业的高景气度也带动中国铝业和云铝股份的业绩继续增长。但伴随着近期尤其是6月以来,金属价格的显著下跌,铝行业的经营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分析机构预计,在底部成本支撑较强、需求回升趋势不佳的情况下,铝价仍将在偏底部弱势运行。
中国铝业控股云铝股份
7月24日下午,中国铝业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现金收购云南冶金持有的云铝股份19%的股权,交易对价66.62亿元。
由于云南冶金、中国铝业、云铝股份都在中铝集团的直接控制之下,因此本次交易可以看成是中铝集团旗下铝业资产的整合。中国铝业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从股权架构上来看,本次交易前,中铝集团通过中国铝业控制云铝股份10.1%的股权,通过控股子公司中国铜业旗下的云南冶金控制了云铝股份32%的股权,合计间接控制云铝股份42.1%的股份。
本次交易,中国铝业将收购云南冶金手中32%股权中的19%,之后中国铝业将共计直接持有云铝股份约29.1%的股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云南冶金的持股比例降至13%。
云铝股份7月24日晚间公告称,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铝业,间接控股股东仍为中铝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中国铝业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精细氧化铝、高纯铝等产品的生产供应商。
2021年,中国铝业实现营收2697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564.6%。今年一季度,中国铝业实现营收756.21亿元,同比增长43.62%;归母净利润15.75亿元,同比增长60.52%。
云铝股份前身为云南铝厂,1998年改制上市,2018年12月并入中铝集团,目前已经构建了集铝土矿、氧化铝、炭素制品、铝冶炼和铝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在云南六个地州有产业分布,是国内水电铝的主要供应商。
2021年度,云铝股份实现营收416.69亿元,净利润42.12亿元。今年一季度,云铝股份营收108.97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11.24亿元,同比增长64.86%。
中国铝业表示,本次交易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公司与云铝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减少公司日常关联交易。也有助于发挥中国铝业与云铝股份的业务协同性,发展绿色铝业。
7月24日下午,云铝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中铝集团已于2018年12月出具《关于避免与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函》,承诺将在2019年内开始筹划同业竞争业务整合工作,并承诺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因而本次股权调整,也可以看做是中国铝业和云铝股份同业竞争业务整合工作的收官之举。
有熟悉中铝发展的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铝业和云铝股份此前就已经被归口在中铝集团旗下,只是财务上分开运行,因而当前的股权调整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太大影响。
铝价深跌后回归弱势
整个铝产业来看,近期的铝价正处于大幅下跌之后再企稳的阶段,整体上处于偏弱势状态,中国铝业和云铝股份的股价也处于近两年来的低位。
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铝业在去年9月触及10.23元/股的阶段性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行。截至7月25日,中国铝业股价报4.61元/股,总市值705亿元。云铝股份走势类似,在去年9月触及22.45元/股的阶段性高点,如今已经回落至9.81元/股,总市值340亿元。
由此来看,公告披露的10.11元/股的交易价格、总资金67亿元的股权收购,也算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今年一季度,全球铝价从去年底的大跌之中显著反弹,此后遭遇地缘政治危机发酵,叠加能源价格高企,海外电解铝厂减产风险等因素,铝价再度攀上高位。3月,一度涨至2.4万元/吨的高位,伦铝也涨至3766美元/吨。
二季度,氧化铝产能过剩严重,伦铝成本支撑坍塌,铝价显著回落。之后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相继激进加息,加剧全球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主导铝价进一步下行。7月25日,伦铝已经回落至2400美元/吨左右,沪铝跌至1.78万元/吨,伦铝跌幅近四成,沪铝跌幅近三成。
上海有色网大数据部总监刘小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当前整个大宗商品震荡下跌的状态下,铝价也很难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刘小磊表示,当前铝价底部的成本支撑较强,成本线维持在1.75万元/吨左右,如果铝价再进一步下跌铝企就要压缩成本,但不管是氧化铝还是,其价格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的下行空间。因而铝价进一步深跌的话,就要触发铝企减产、停产,以及放缓复产和新产能释放的速度,铝价也将随之得到修复。
Mysteel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电解铝加权成本平均16764元/吨,同比上升3498元/吨;与同期上海钢联统计的铝锭现货价格21406元/吨对比,全行业盈利约4670元/吨。
但6月成本价格高企和铝价的显著走低,已经导致铝企盈利空间收窄。Mysteel统计的6月电解铝成本区间在1.6万元/吨至2.07万元/吨之间,其中85%的产能完全成本在18450元/吨,而当月上海钢联现货均价为19978元/吨,因而已有部分产能存在理论亏损。7月初,电解铝价格已经回落至1.8-1.85万元/吨,电解铝即期亏损比重在扩大。
刘小磊表示,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市场也没有较为强烈的看涨预期,全球整体的宏观环境并不乐观,国内的消费复苏势头要想带动大宗商品的走势,还需要两到三个季度的传导。预计三、四季度铝价仍将维持偏底部运行,价格不会进一步深跌,但也不具备中期反弹的动力。(21世纪经济报道 彭强)
(责任编辑:综合)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基金报 记者 忆山11月21日,国内有机硅龙头发布公告,透露公司原总经理方红承因涉嫌职务侵占已被审查起诉,虽然未披露详情和具体金额,但公司表 ...[详细]
-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要依托现货市场,推动市场化发展。其中,补偿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文/付乐“中国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过度刺激,为后续的货币成本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2022年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当 ...[详细]
-
【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延期举行】财联社9月2日电,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工作组发布通知,为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原定于9月15-16日举办的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将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将视疫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正保持恢复态势。2022论坛年会的多位与会者认为,中国经济稳住大盘后还需努力守住“底线”。今年来,美欧通货膨胀率创40年之 ...[详细]
-
瑞信正考虑裁员约5000人以削减成本。该行早些时候已经表示,中期成本将降至155亿瑞士法郎约合158亿美元)以下,而今年的年化成本为168亿瑞士法郎。一个多月前,Ulrich Körner接替Thom ...[详细]
-
中新网9月2日电 9月2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发布声明称,近日,网上微博和留言,内容提及“#成都疫情防控#栓q了快递除了顺丰都停了……”“反正今天顺丰不派送,刚问过疫情防控需要,成华区”等相关消息引发关 ...[详细]
-
货币政策调控预留了空间、沪深港通继续扩容,一行两会一局重磅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 北京报道9月2日,在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论坛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 ...[详细]
-
中通快递第三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增长63.1%,市场份额升至22.1%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中通快递11月22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公司该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至89.45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3.1%至18.72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9月2日讯 信用中国北京)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北京劲松口腔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劲松口腔”)被罚,原因是有门诊部存在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仍继续开展辐射工作。根据处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