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面临经济软着陆难题,美股反弹或是昙花一现
美股又经历了动荡的一周,标普500指数一度距离熊市泥潭仅咫尺之遥。临经由于通胀见顶迹象不及预期,济软投资者依然对美联储紧缩政策升级使经济陷入衰退的着陆风险有所忌惮。虽然上周五反弹暂时止住了近期的难题抛售潮,然而在投资者恐慌情绪尚未缓解的反弹背景下,不少机构对行情持续性谨慎态度,或昙花现是美联美股否逢低买入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
美联储面临软着陆难题
美国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8.3%,储面增速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回落。临经然而,济软物价警报并未解除。着陆一方面,难题涨价潮正在向房租、反弹机票等服务性开支扩散:另一方面,受乌克兰局势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存在上行风险,美国成品油价格在库存下滑和驾驶季来临之际正在冲击历史高位。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显而易见的是,美国整体通胀增速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商品需求保持旺盛,同时服务性通胀出现加速的迹象。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胀峰值在二季度达到峰值的可能性较高。尽管如此,由于需求仍然相当活跃,供给端面临持续的阻力,需要耐心观察未来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走向,以确认通胀压力是否见顶。
事实上,通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在中小企业身上已经显现。自2022年初以来,全美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情绪指数持续回落,因为企业继续面临原材料供应和成本上升的问题。4月份,出厂价格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与此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和服务业调查中支付价格分项指标也表明持续的成本压力,上月平均销售价格上涨的小企业所占比例接近70%,但高管非常担心消费者是否有能力继续接受涨价。
施瓦茨表示,该机构的追踪指标显示目前供应链状况依然高度紧张,疫情因素减缓了美国港口的贸易流量。好消息是库存动态略有改善,同时劳动力市场持续回暖,续请失业金人数降至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供需失衡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善,劳动力回归的趋势有望减缓企业运营的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重申了打击通胀的立场。他表达了接下来的两次政策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认为美联储这一次上调基准利率的行动已经晚了,而控制通胀可能会带来一些痛苦。“我们能否实现软着陆的问题实际上可能取决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他说。
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虽然美联储内主流观点依然是按照50个基点的速度上调利率,目前市场预期下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依然高达接近83%。
施瓦茨向记者分析道,目前通胀可能接近高峰,但回落的路径不会没有障碍,因为消费需求暂时没有受到破坏,家庭和企业总体财务状况良好。然而考虑到过快上调借贷成本将抑制经济活动,进而导致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美联储政策收紧的节奏必须有所权衡,他预计50个基点依然将是最佳选择。
超跌反弹难言底?
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刚过去的一周道指录得周线七连阴,创下2001年7月以来最长的周线连续下跌纪录。标普500指数和纳指也刷新了近十年的最差表现。
资金流向呈现无差别抛售的特征,根据Refinitiv-Lipper的数据,在截至5月11日的一周内,投资者抛售84.6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基金,连续五周净卖出。其中成长型基金连续七周抛售,总计45亿美元,价值型基金在短暂回流后也出现了19.9亿美元的流出。与此同时,作为传统避险选项,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三周来首次录得约70亿美元的净卖出。
市场动荡也打压了投资者情绪。美国媒体市场恐惧与贪婪指数从此前一周的恐慌区间进一步滑落至极度恐慌区间。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最新每周调查显示,散户对未来六个月前景“看跌”的比例也高达49%,处于年内高位区间,较历史均值高出近15个百分点。
因此,上周五美股等风险资产反弹可以被视为恐慌情绪到达峰值后的释放,此前被持续抛售的科技股和加密货币等迎来了抄底资金回流。但不少观点认为,现在还不是逢低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时机。
纽约梅隆银行市场策略主管特南加泽(DanielTenengauzer)直言,美股上周的低点不会是年内的最低点。他认为,目前金融市场的情绪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更糟。投资者正在评估持续高通胀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的前景,再加上政策制定者在加息问题上的决心,这不太可能阻止市场对此的持续定价。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对后市则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该行首席股票策略师克拉诺维奇(MarcoKolanovic)认为,考虑到各国央行的鹰派立场已达到“顶峰”,建议投资者可以开始买入风险资产。
“过去一周的抛售似乎过头了。这场抛售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技术性资金流、担忧和糟糕的市场流动性驱动,而不是基本面的驱动。虽然我们预计增长将放缓,但我们继续反对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将走向衰退的基本假设。鉴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央行可能不会像许多投资者预期的那样强硬。”他写道。
(责任编辑:时尚)
-
不良率高达1.71%,4800亿九江银行怎么了?再因隐匿不良资产被重罚330万,原行长潘明被点名
来源:今日城商行“ 九江银行屡次违规处置不良,又因隐匿不良资产等案由被重罚330万元。”11月22日,江西银保监局发布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九江银行因涉及通过同业投资隐匿该行不良资产等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些年,随着券商机构业务的持续增长,卖方研究行业的蛋糕有所变大,但是切蛋糕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所以伴随着市场的波动,分析师出现阶段性过剩的现象或难 ...[详细]
-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和上海市商务委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加大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力度,多措并举打通银行汇率风险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上海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压实银行责 ...[详细]
-
高炮平台再现?强制放款暴力催收 借2085元限四天内还4000元
中国网财经6月22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自2019年3月15日央视曝光“714高炮”之后,这一贷款周期7天或14天、具有高额“砍头息”及“逾期费用”的非法网贷逐渐被大众熟知,不少平台在监管部门联合公检法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养老金最新持股浮出水面。截至8月30日,已披露半年报个股中,养老金共现身151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新进58股,增持31股。以板块分布统计,养老金持有个股中 ...[详细]
-
北京将对建设项目开展“碳评”,改扩建项目碳排放强度应优于现有工程
碳排放影响即将纳入北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6月2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试行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时间到6月27日截止 ...[详细]
-
健康时报在家务上,女性不要“大权独揽”,要“放权”让丈夫、孩子也动起来,有事大家做。这不但可以减轻女性自己的负担,对男性也是好处多多!1. 降低死亡风险2013年学术期刊《PLoS One》在线发表的 ...[详细]
-
2022年港股下半年投资策略:五大因素推动港股复苏 上行拐点确立
发布研究报告称,受益于内外部冲击的扭转,5月起港股上行拐点确立,下半年将延续复苏行情。春节后的俄乌冲突、海外货币紧缩放大了港股的离岸市场属性,年初以来恒指一度下跌26%。但5月起,国内局部疫情逐步得到 ...[详细]
-
11月21日,一天时间内,汪小菲连发20余条微博,提及人数不下5位,其微博内容被网友称为“发疯文学”。在这期间,汪小菲母亲张兰也在直播间抖料。看戏的网友们从社交平台涌入张兰直播间、麻六记直播间,“疯狂 ...[详细]
-
标普500指数上一次遭遇如此惨淡的上半年表现还要追溯到尼克松时代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