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与24小时杂货店:相信最朴素的中国韧性
刚过去的外卖这个春天,可能是小哥小时信最性最让人煎熬的一个春天。
3月以来,杂货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店相的中疫情跌宕反复。朴素我们最直观的国韧感受,就是外卖街边的一些店铺空置了出来,新闻上有关裁员的小哥小时信最性信息也渐渐多了。
下行压力,杂货成为不得不关注的店相的中问题。难免有些悲观的朴素情绪在蔓延。
但头脑要清醒。国韧正视当前的外卖经济形势就变得很重要,且十分必要。小哥小时信最性
科学理性地认清当下,杂货需要三个关键词,一是韧性,二是潜力,三是信心。
讲个故事。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小老乡,小宋。他今年27岁,之前在老家工地“搬砖”,因为受不了包工头拖欠工资,跑来北京,跑起了美团外卖。
5月,北京疫情防控要求居家办公,有一次正值深夜,不巧那块老移动硬盘的数据线坏了,我赶紧下单,正好是小宋帮我送了过来,攀谈了几句,熟悉了起来。
小宋成为了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他告诉我,自己比以前忙,外卖单子有了变化,除了饭菜,来自街边商超小店的生活用品也多了起来,我家附近的那家便利店,老板以前八点就关门了,但是随着深夜下单的人越来越多,老板改成了24小时营业。
前两天,我又碰上了小宋,小宋说他更忙了。以前是饭点单子多,现在平时要送个打火机、卷纸之类的订单也多了起来。我说,那你想忙点还是闲一点?小宋赶紧回答,当然还是忙了好,忙了大家都能赚到钱。
“忙了大家都能赚到钱”,这正是很朴素的生活信念,但却极具力量。它蕴藏着一种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又讲清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有需求,有供给,我们就能向前进。
如果你看过纪录片《美国工厂》,了解为了劝说美国工人专注于工作有多困难,你就能意识到,勤劳勇敢背后的韧性,有多重要。
前几天,看到报道,北京通州的一家24小时平价百货超市,5月店铺线上订单量增长了3000多单,线上营收超过50万,较4月增长了50%。看到这组数据,我想起了小宋和那句话。
飞奔的外卖小哥和24小时营业的百货店,这是一种新的趋势,也是我们的经济韧性。
(二)
“外卖”不只送传统餐饮订单,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我也观察了小区周边的几个夫妻小店。门口的货架上常常摆满大大小小的袋子,饮用水、零食、油盐酱醋,凡是生活所需的,几乎应有尽有。
顾客虽不见增多,但来来往往的骑手明显多了。
这直接带来一个很关键的思考题:半小时就能送到家的外卖,不只是餐饮,意味着什么?
潜力释放。
准确地说,是源于本地供需的消费潜力。
绝对不要把这种新趋势简单当做一道“外卖+百货”的加法题。
变化背后,集合了时间、空间、被扩展的本地商品供给,和被补充满足的生活需求。本质上,它是一道乘法题。
一个常识是,同样的数字,乘法的结果远大于加法。
试想下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深夜下班的年轻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家里的饮用水只剩最后一口,打开外卖App,搜到4公里外的一家小店有售,下单后不一会儿,新的桶装水就能送到家了。
得益于快捷的配送系统,这个订单里,原来只能辐射周边几百米的小店能被更多更远的顾客看到——供给增加了。原来受限于楼下小卖店关门时间的需求不再被限制——延展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这让线下客流不稳定的本地实体门店,也能和网店一样,24小时不打烊,吃上数字经济的发展红利。
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维度去看这样的“即时”订单,映入视野的是,千千万万个订单背后,无数扎根本地的店铺收入更多了,能量也更大了。
设想一下,如果一家原本覆盖了500米的社区小店,因为有小宋这样的骑手而使得能够多覆盖三公里,每一家店都可以多覆盖三公里,乘数效应叠加,就形成了一张隐形而巨大的城市实体零售网络。
而如果消费者发现,不管多晚,想要的商品都能送上门,购物的行为和需求也会随着供给的变化而增多,这就是供给带动了需求。
而这,就是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三)
前段时间,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商超百货等各类实体零售门店线上订单额增长了70%,社区百货店6月上半个月线上订单同比增长约45%。
三十分钟,附近商超百货的商品就能送到家,有媒体把其称之为:即时零售。什么是即时零售?的研究报告指出,即时零售是线下就近配送,一小时内快速送达的线上/线下零售模式,主要为用户提供“快”和便利的价值。
注意关键词,“就近”和“”。
就近意味着,即时零售服务的是本地实体门店;线上线下意味着,消费者的线上下单行为转化成为了“线下购买”。
也就是说,有更多的消费者“委托”骑手小哥在实体门店完成下单消费和配送,实体小店的经营范围、规模都有机会实现指数级增长。
所以,即时零售的价值,是为当地实体小店提供更多客流,为骑手小哥增加更多收入。
关于为骑手小哥增加收入,我前面也提到过。如果骑手在饭点送餐之外,还能送日用品,不仅单量变多、配送难度变小、配送时间变短,客观上,愿意多跑单的骑手就会有更多收入,也就是小宋说的,“忙了就有钱赚”。
而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看,即时零售的价值在于“本地”。不仅是本地的实体小店订单更多,本地的骑手小哥收入更多,本地的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也更多。这可能是中国经济另一个潜在的,容易被忽略的优势。
(四)
以美国为例,美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以牺牲本地利益为代价的连锁巨头诞生史。
零售1.0时代,铁路的出现使得全国性的零售巨头成为可能,代表企业包括西尔斯百货等等。到了2.0时代,沃尔玛的出现,使得零售巨头的规模量级进一步提升,一个城市有一个沃尔玛就够了,很多中小型连锁零售店纷纷倒闭。
在3.0时代,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出现,使得全国有一个电商就够了,零售的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
而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本地实体零售的原生态在不断被破坏。
因此,当曹德旺跑到了美国建工厂之后,才会惊讶地发现,美国很多区域的本地就业机会几乎已经被这些全国性的巨头给吸干了。
而中国与美国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本地的实体零售生态仍然保留着。
比如说,今天的北京,尽管快递小哥越来越多,但是街头巷尾杂货店的灯仍然亮着,不同有特色、有人情味的服务,还在服务社区邻里。
也正因此,才会诞生出即时零售这样的新模式。
这些本地实体零售,不仅成为了城市的就业湿地,吸纳了大量的就业,同时,还成为了服务居民的毛细血管。
他们需要的,不是被无情地淘汰,而是被像小宋这样的外卖小哥连接起来,成为更大更完整零售网络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毛细血管虽然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我们要加速向前奔跑,每一根毛细血管的畅通就至关重要。
(五)
世界格局加速变化的今天,中国在未来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无数普通人“忙起来有钱赚”。像小宋和那个24小时营业的杂货店一样,共同创造更好的商品和服务,驱动我们的供给需求之轮加速旋转。
2003年的非典疫情,曾经催生了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发展,电商已经成为了零售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有理由相信,新冠疫情,会进一步催生中国出现更有中国特色、植根于中国发展需求,服务中国民生的新模式。
即时零售,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作为最关注民生保障,实体零售湿地保存最完整的消费大国,经济有韧性、发展有潜力、生活有信心,中国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综合)
-
难熬的保险业:偿二代(||)下风险综合评级引关注!A类近半降,不达标者增加!
保险公司发展的如何,除了经营业绩外,偿付能力也是检验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随着保险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年初实施的“偿二代||)”的影响,险企对于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监管趋严的态势下,“达标 ...[详细]
-
东北的红沿河镇,今年供暖季有点特别,锅炉房的烟囱不再冒烟,而家家户户的暖气却温暖依旧。11月1日,作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为当地近两万居民提供冬季取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讯 记者张建)11月6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拟转让北京天鸿集团烟台天鸿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烟台天鸿时代地产”)100%股权,转让底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6日消息,行业利好密集出台,有8大板块有望成为A股明日风口。1、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个人养老金投资也将正式启航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详细]
-
11月20日,第五届北京责任展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领导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等出席会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显示,2022年,中国民 ...[详细]
-
“我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围棋里有一条告诫是‘不得贪胜’。哪怕棋局再好,心生贪念,就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棋局如此,人生也如此。我就是由于贪念作祟,断送了人生全局。”11月6日,“清廉浙江”微信公众号推出警 ...[详细]
-
进博五年,又见高通。11月5日,全球进出口领域热度最高的国际展会之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如期开幕。高通公司Qualcomm)作为中国科技市场的“老朋友、好朋友”,又 ...[详细]
-
自8月获批筹建后,国内最大城商行的理财子公司——北银理财正式获批开业。据北京银保监局官网信息,已同意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这是业内第8家获批开业的城商行理财公司,此前,杭银理财、宁银理财、徽银理财 ...[详细]
-
“小雪”节气来临,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加大气源供应。11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中石油获悉,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落实采暖季天然气资源量超千亿立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中石油是国内天然气最大生产商和供 ...[详细]
-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4日,人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科技)发布消息称,人保科技已于近期在沪揭牌,标志着人保科技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公开资料显示,人保科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