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内部全员信:京东十年将投入数百亿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
转自:中国网科技
中国网科技11月22日讯(记者 沈成)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近日在给全体员工的东内贷款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部全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信亿为员工员工,确保每个德邦员工都能“老有所养,京东基层病有所医”; 同时,投入提供为包括全体德邦员工在内的数百所有物流、客服等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购房京东未来十年将投入数百亿为基层员工提供购房无息贷款;第三,无息刘强东本人再捐款1亿人民币,刘强京东集团及个业务集团也会拿出一定比例的东内贷款现金,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部全规模;此外,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员信亿为员工同时尽量减轻公司压力,京东基层自2023年1月1日起,投入提供京东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刘强东在邮件中表示,京东今天所有成功都离不开兄弟们的努力和坚持,在成功合并德邦之后,京东体系的员工总数已经突破了54万,相信未来京东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直接带来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德邦现有的员工,不管是外包还是自有的,都是我们的兄弟,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过去,德邦的做法虽然合规合法,而且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同类公司,但依然有很多外包兄弟不能像自有员工一样享受全额五险一金待遇。我们会按照一定条件,逐步把外包兄弟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让大家更有保障!”刘强东在信中表示。
目前,京东是行业内唯一一家与物流一线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的公司,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22年前三个季度,京东为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已超过330亿元。
“集团拿出100亿元人民币,为包括全体德邦兄弟们在内的所有集团基层员工设立‘住房保障基金’,我希望此举能为工作满五年以上全体员工,包括每一个快递兄弟和客服兄弟实现购房愿望。这是循环无息贷款基金,意味着未来十年,集团累积投入资金总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刘强东在信中表示。
今年7月26日,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02618.HK)完成了收购德邦控股超过50%的股权,德邦物流也因此正式并入京东体系。随着德邦物流的加入,京东体系的员工数量也将超过54万人,这其中,大多数是物流一线员工。
京东从自建物流之初就采用全职员工,与一线快递员签署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商业保险、通讯、防寒防暑、交通工具等多种福利及补贴。除了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福利待遇之外,京东早在2012年就开始打造“安居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最高100万的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资金支持,用于缓解员工家庭在指定地区内购房首套房的压力。在刘强东此次内部信之前,该计划提供的借款金额已经累计达到近20亿元,帮助超3000位员工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目标。
对于京东坚持为一线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刘强东在此前曾表示,公司的一线物流员工中80%来自于农村,公司不仅要为员工当前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提供条件,也要考虑到员工60岁之后的问题。
外界普遍认为,京东给予一线员工超出同行的福利待遇导致公司存在短期财务压力,但对于京东而言,但这也有其朴素的商业理论:公司真心对员工好,员工才能用真心去服务客户,客户才能用信赖回馈企业。
就在本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2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京东快递位居九大快递品牌首位。而在今年初,上海抗疫保供最为关键的时刻,全国有5000多名一线物流人员报名支援上海;在4月份的北京酒仙桥社区,80多名京东小哥24小时驻守在街道,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最后100米”配送。
(责任编辑:百科)
-
近日,美股上市公司美联国际教育旗下美联英语爆出多地校区关门停业消息。公司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其已在落实停止运营后续工作。部分美联英语学员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早在今年上半年,他们所在的校区已被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小可爱,老宝贝,做个核酸不算累。你不来,我不来,解封日子不到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做核酸不过关;李白乘舟将欲行,不做核酸可不行”……这几天,宁波市一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用喇叭喊居民 ...[详细]
-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唐宏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唐宏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理想信念,知法犯法,妄图利用民间借贷等 ...[详细]
-
喀麦隆《经济日报》3月25日报道,喀交通部长3月23日主持召开铁路基础设施部际间委员会Comifer)会议,宣布将对喀568公里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包括政治首都雅温得至经济首都杜阿拉238公里铁路,贝 ...[详细]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电动化”上半场转向“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大跨步发展的一年。“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日前,工业 ...[详细]
-
中国网财经4月13日讯 记者 曹中原)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1月7日发布《关于1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号),涉及河南1批次不合格食品。日前,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外通告了相 ...[详细]
-
72年前的今天,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简称《婚姻法》)通过审议,标志着1949年以来第一部《婚姻法》诞生。《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 ...[详细]
-
江苏银行净利润同增超30%暂居第一,长三角两大热点城市放松限购!银行ETF逆市飘红
4月12日盘后,发布2021年度报告:21年实现营业收入637.71亿元,同比增长22.58%。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4亿元,同比增长30.72%,是其自2012年以来最高盈利增速,在目前已披 ...[详细]
-
到2025年,上汽通用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新技术总投入将达到700亿元。在首款奥特能产品凯迪拉克锐歌开启交付之后,通用汽车在华正加速朝电动化、智能化转型。11月22日,在2022通用汽车科技展望日上,通 ...[详细]
-
来源:金十期货消息面上,昨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情况,应及时督促证监会党委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认真履行一线监管责任,监测研判大宗商品期货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