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巨亏近500亿 三大航下半年靠什么复苏
来源:北京商报
2022年上半年,上半三大航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年巨最大挑战。8月30日晚,亏近靠国航、航下东航、半年南航三大航相继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复苏三大航净利润总计亏损496.59亿元,上半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三大航2021年的年巨亏损总额。疫情影响、亏近靠油价上涨、航下汇率变动等因素,半年使三大航上半年陷入巨亏。复苏困境下,上半三大航也在通过客改货、年巨募集资金等手段“回血”。亏近靠此前,民航局也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帮助航司渡过难关。7月以来,市场呈现回暖趋势,国际航线有序恢复,航空客运量增长显著。在业内专家看来,下半年随着商务出行旅客增加,三大航业绩有望迎来好转。
上半年亏损超2021年全年
8月30日晚,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纷纷亮出了上半年“成绩单”,从财报数据来看,三大航总计亏损近500亿元。具体来看,上半年国航实现营业收入239.53亿元,同比减少 36.4%,净利润亏损194.3亿元;东航实现营业收入193.54亿元,同比下降44.24%,净利润亏损187.36亿元;南航实现营收408.17亿元,同比减少20.86%,净利润亏损114.88亿元,同比增亏145.05%。三大航合计亏损496.59亿元,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410亿元的亏损总额。
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上半年三大航航空运输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国航客运收入151.04亿元,同比减少157.92 亿元。东航客运收入138.99亿元,同比减少 51.17%。南航客运收入267.32亿元,同比减少32.65%。从运输数据来看,4月三大航旅客中转量大幅下降,国航、东航、南航同比分别下降83.9%、89.75%、80.05%,5、6月该数据有所回升。
其中,由于主基地在上海,东航受疫情影响,客运力下降幅度较大,东航在财报中表示,3月中下旬至5月底,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客运航班量急剧减少,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疫情之外,油价高企、汇率波动等因素也对上半年三大航的业绩产生了影响。国航在公告中提到,集团业绩受航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 5%,国航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5.17亿元。
客改货、定增等手段开展自救
困境之下,三大航也在削减成本,采用客改货、定增等手段积极开展自救。
据了解,东航今年的客改货业务保持了高速恢复的态势。统计显示,6月1日-5日,已累计执行客改货航班232架次,运输货物共计4215吨,较上月同期分别增长383.3%和390.1%。
在资金方面,日前,国航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0亿元,用于引进飞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4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东航也于今年5月发布了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看来,定增是航空公司渡过疫情难关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除了自救外,民航局也给民航业提供了帮助。今年以来,民航局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在此前召开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航局出台了金融信贷、财政支持、税费减免等多方面的纾困政策,为三大航各争取注资30亿元,还暂停了2022年航空公司分支机构增值税预缴,预计全年减少资金占用约18亿元。
从效果来看,各项政策有力支撑民航企业渡过最困难阶段。航班量自4月触底反弹,5、6月恢复速度增快,7月初,民航单日航班量持续保持在10000班以上。
客座率上升 暑期“回血”
经历了上半年整体市场低迷状态后,暑期航空市场走出了“V”字形反弹,尤其是7月民航客运量有了显著增长。
具体到三大航来看,国航7月平均客座率为66.2%,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东航7月客座率为66.98%,南航为69.98%。虽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6月的64.78%和67.04%均有所增长。
此外,6月以来,民航局正在逐步、稳妥增加定期国际客运航班,满足人员往来需要。三大航也陆续恢复、新开了多条国际航线,截至目前,国航已恢复北京至巴黎、长春至法兰克福等多条国际航线。南航日前也复航了广州至伦敦等国际航线,其中广州至伦敦航线是今年以来南航恢复的第9条国际航线。
此外,三大航也在趁着市场复苏之际,对机型进行更新,扩张机队。日前,三大航相继发布公告称,同意购买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其中南航购买96架,东航购买100架,国航及其子公司购买96架。本次三大航空公司共计订购292架空客飞机,订单总价近2500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三大航大手笔购买新飞机,是对市场有信心的重要表现。林智杰谈到,这批飞机大多数都是在2024-2027年交付,随着合同的履约,这笔钱分批分期地交给制造商,在短期内对于航空公司的资金压力不是特别大。“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家的多项政策都在积极支持行业复苏,民航市场正在稳健回暖。”林智杰说。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张怡然
(责任编辑:综合)
-
在近日由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核电运行高层会议暨核电运行安全大会”上,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廷克在致辞中表示,总体看来,我国率先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示范取得重要突破 ...[详细]
-
斥资3.15亿增持辽宁振兴银行 小赢科技去年净收入同比增长6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4月1日,《华夏时报》记者从SEC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获悉,小赢科技NYSE:XYF)用3.15亿入股了辽宁振兴银行。对此,小赢科技创始人 ...[详细]
-
● 本报记者 周璐璐2022年一季度,、、等明星股领衔,港股市场回购潮汹涌。分析人士称,从历史来看,股票回购案例大幅增多可能是中期市场底部的一个有效且实用的领先指标,回购潮凸显港股中线价值。港股回购潮 ...[详细]
-
中新网西宁4月2日电 王琳娜)2日,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为帮助重点群体、退役士兵创业就业,2022年青海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155亿元。据了解,近日,青海省财政厅会同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人民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9月1日,蔚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共交付新车10677辆,同比增长81.6%。2022年1-8月,蔚来已交付新车71556辆,同比增长28.3%。今年8月,搭载Alder智能 ...[详细]
-
如何才能守出一只赚钱的基金?3年期287只股基收益TOP 10,最高赚近2.5倍,九家收益超2倍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一季度行情收官,基民资产大缩水成了大概率事件。短期来看,年内基金“赚钱效应”大大减弱是不争的事实,拉长周期,股票型基金的赚能力又是如何呢?据机构统计运作期限满3年的287 ...[详细]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去年,国内白电企业在原材料涨价、疫情反复、海运成本大幅升高等情况下负重前行。3月30日,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去 ...[详细]
-
如果FF未能在2022年5月6日之前提交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0-Q季度报告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10-K年度报告,将导致公司退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 报道 贾跃亭造车事业再度遭 ...[详细]
-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继续坚持普惠、长期、稳健的原则 深化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创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普惠 ...[详细]
-
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视频会议暨2022年部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4月1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视频会议暨2022年部安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近期有关会议精神,分析研判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做好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部长、部安委会主任李小鹏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