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6 15:44:17 来源:履霜坚冰网 作者:热点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
高校 | 教育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 5年创造经济效益超710亿元
7月26日,教育教育经济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党的有料元十八大以来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成效。五年来,部高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校服兴年效益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村振创造超亿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教育教育经济
据悉,有料元教育部于2018年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部高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校服兴年效益五年来,村振创造超亿高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教育教育经济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料元成果供给和人才支撑。部高
雷朝滋介绍,校服兴年效益科学研究支撑方面,村振创造超亿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在农业农村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6项。
同时,实施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助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五年间,高校围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在节水农业、循环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科技支撑成效显著。
成果推广转化方面,各高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超过500个,打通转移转化通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雷朝滋称,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共转移转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成果超1.8万项,创造经济效益710亿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依托 “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采取“”结合、“请过来与送过去”多种方式深化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据不完全统计,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165万余人次。
此外,雷朝滋介绍,五年间,各高校共建成服务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200余个,成立近800个教授工作站、乡村振兴基地、科技服务点等乡村振兴对接点,深度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
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年定点帮扶投入和引进资金44.35亿元
十年来,各教育部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
据悉,教育部2012年组织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的直属高校定点扶贫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1所直属高校参与滇西专项扶贫任务。2019年,为进一步强化帮扶力量,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又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
十年来,各直属高校累计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4.3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44.01亿元,帮助引入企业663个,引入企业实际投资额151.6亿元。此外,37所直属高校还承担了支援14所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的任务,提升了合建高校的办学水平。
其中,教育帮扶方面,援建捐赠、师生支教、师资培训、结对关爱等成为所有高校的共同行动,促进帮扶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十年来累计培训教师11.64万人次。
产业帮扶方面,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入专业力量、促进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帮扶地区农业产业的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升值,十年来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77.76万人次,帮助制定规划类项目1352项,落地实施科研项目1949项。
健康帮扶方面,深入开展医生和设备支援、医护人员培训、巡回医疗和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一大批帮扶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三级医院。
消费帮扶方面,通过建立高校“订单式”农产品直供基地、后勤采购、工会购买、师生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十年来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4.01亿元,在国家消费帮扶“832”平台购买额度始终处于中央单位的前列。
同时,教育部连续举办六届直属高校、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活动,遴选出172个特色案例。教育部分领域成立高校帮扶联盟,共有131所部属省属高校和企业参与,从高校扶贫“单兵作战”逐步转向多方联动的“集团战”。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