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明星们“不想占用”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个啥?
原标题:明星们“不想占用”的不想占用公共资源,到底是央视源个啥?
近日,社交媒体上可谓“一瓜未平一瓜又起”,网明明星们隔三差五地在热搜上道歉、星们澄清,公底好不热闹。共资
道歉原因千万种,不想占用道歉话术却雷同——通常都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开头,央视源不管是网明澄清、官宣,星们还是公底回应、声明,共资都会带上这句话。不想占用
在如今风云变幻的央视源娱乐场上,“无意占用公共资源”作为一个固定句式,网明被各路明星广泛复制,俨然成为了某些明星应对舆情和公关负面信息时的标准话术。
任何负面话题,只要搬出“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就能堵住很多吃瓜群众的嘴。
可话又说回来,被某些明星当作挡箭牌的“公共资源”到底是什么资源?为什么明星们这么爱说这句话?
“公共资源”到底指的是什么?
说起来,“公共资源”还是个跨界词汇。它诞生于经济学,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指的是公众共享的社会资源。
我们平时谈论公共资源时,常常与公共空间或公共财产有关,比如:大妈们在篮球场跳广场舞,被批评“占用了公共资源”;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被认为“应该收取公共资源占用费”;在公共厕所用多了厕纸,被认为“浪费了公共资源”。
不过如今明星声明中的“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显然不是指这些实体资源,而是指媒体平台资源和受众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明星们“无意占用公共资源”的声明通常都发布在具有“舆论广场”特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尤其以微博为主。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汇聚了大量的媒介资源和网友的注意力,是人们接收官方通知、浏览媒体报道、发布求助信息、进行公共讨论的场所。
在这个意义上,如今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信息平台,具有公共价值,是一种网络公共资源。因此,某些明星们想说的其实是:“不想在社交平台上占用公众的注意力,引发网友们过多的关注。”
明星为什么要为“占用公共资源”道歉呢?
按理说,明星能够安身立命,所仰仗的正是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注意力,为什么还会因为“占用公共资源”而道歉呢?
因为在信息过载的网络空间里,注意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而作为公众人物的偶像明星们,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商业资本加持,本身就享有较高的个人关注度与舆论影响力。
即使是“某某为某某庆生”“某某头发该剪了”“某某的腰绝绝子”“某某的侧脸yyds”“某某双马尾”“某某的猫掉毛”这些关于明星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都能挤掉其他话题,在抓取公众眼球的竞争中胜出,喜提热搜榜。
可公众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泛娱乐化信息过度扩散,势必会导致其他真正需要得到关注的、有讨论价值的信息被淹没。
在这个意义上,一句“无意占用公共资源”表明了明星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树立了明星自我低调、深明大义的形象,帮助明星降低了部分负面影响。
于是,这句话引起了部分明星公关团队的争相效仿,已经成为某些明星处理负面舆情的必备话术,相当于我们普通人发帖前先说一句“不喜勿喷”“不黑不吹”。
“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其实是个伪命题
“猴跳三遍没人看”,当“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成为危机公关的惯常套路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真诚,“吃瓜群众”们对这句话也从好感变反感。
于明星而言,“无意占用公共资源”本身就是伪命题。明星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没有关注度就没有商业价值。
在风平浪静时,某些明星一直占用着公共资源。为争抢流量,没话题制造话题也要上,一个表情、一个举动、一个身体部位都恨不得要刷个存在感,那时候似乎没人站出来说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我不配这样的关注”。
而在曝出负面消息、麻烦缠身时,则用一句轻飘飘的“无意占据公共资源”来打发公众,其言下之意是:“散了吧散了吧,别讨论了,这事儿不值得大家如此关注”。
某些明星似乎认为:只要一道歉,事情就到此为止,可以翻篇了。
无事喜提热搜,有事“不想占用”。
在这种情况下,“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听起来更像是试图逃离舆论关注的“挡箭牌”。在照搬模板的背后,则是部分明星团队对公众的傲慢和敷衍。一则模式化的声明,公众看不到道歉的诚意和对错误的深刻认识,只会感觉避重就轻、虚情假意。
相比模式化的道歉,公众更在意的问题是,公众人物是否承担了与获取的公共资源相对等的公共义务。
所以,与其花心思写漂亮的道歉声明,部分明星们不妨以诚立身立业、珍视声誉、做好公共表率,这才是长久之道。
壬寅年 八月二十
2022-09-15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休闲)
-
模塑科技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公司董事长曾违规报销约357万元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11月23日,江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模塑科技”,股票代码:SZ00070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 ...[详细]
-
截至当地时间3月23日,在过去24小时之内,希腊面粉零售价每公斤上涨了0.25欧元。为应对俄乌冲突引发的食品抢购和囤积,日前希腊一家大型线上超市出台了限购措施,规定每一位消费者只能一次性购买4瓶葵花籽 ...[详细]
-
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财联社3月23日电,为规范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20〕16号文印发),形成《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唐伯虎来源/伯虎财经ID:bohuFN)靠疯狂扩张的蜜雪冰城,一度成为茶饮界的“神话”。2020年6月,蜜雪冰城共有近1万家门店。到了2021年 ...[详细]
-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陈晓平,又吃到了一波新红利。最近,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呼吸机、制氧机、血氧仪的购买热潮,“家庭抢囤呼吸机”的词条还上了微博热搜。电商平台上,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暂时缺货。鱼跃医疗方面回 ...[详细]
-
悟空保“1元套路保”行为遭银保监会立案调查,这家互联网平台近三年未有融资
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悟空保通过充电宝、共享单车等场景,违规植入1元“套路保”,在消费者不知情时扣费千元,引起监管和社会关注。银保监会对此回应称,将对报道中反映的问题开展立案调查,严肃查处悟空保涉及的保 ...[详细]
-
【环球时报记者 李剑】编者的话:美国在俄乌爆发军事冲突前煽风点火。眼见火起,华盛顿一边火上浇油,一边尽量远离“火场”,生怕烧到自己。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有一颗火星溅到美国身上,烧出一个大洞,引得大 ...[详细]
-
沙特推进对华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多米诺效应”:助力人民币储备地位提升,各国银行加快接入CIPS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联动日益紧密,越来越多国家正考虑扩大对华贸易人民币结算范畴。近日,市场传闻沙特正在推进对华石油销售的人民币结算。高盛经济学家Farouk Sous ...[详细]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墨比尔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 直到高于通胀率
作者: 葛唯尔近日,墨比尔斯资本合伙公司Mobius Capital Partners)创始合伙人,有“新兴市场投资教父”之称的马克·墨比尔斯Mark Mobius)在南非开普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视频 ...[详细]
-
3月23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美国时间2022年3月22日,公司收到美国得克萨斯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判决,裁定中兴通讯的缓刑期届满且不附加任何处罚,并确认监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美国时间2022年3月22日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