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唱多安旭生物却遭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打脸”,上海证券被出具监管警示函
记者|陈靖
6月17日,打脸上海证监局发布关于对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研报决定。
公告称,唱多澄清上海证券发布的安旭证券研究报告《原料自主可控,引领POCT检测发展》存在分析结论的生物上市上海示函合理依据不够充分、研究报告发布前的却遭质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
上述情形不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九条、公司公告管第十条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证券规定,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被出规定。根据《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的具监规定,上海证监局决定对上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打脸监督管理措施。
除此以外,研报《原料自主可控,唱多澄清引领POCT检测发展》的安旭研报署名分析师黄卓、研究所副所长邵锐也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生物上市上海示函
2022年1月11日,上海证券曾针对发表了一份长达40页的深度研究报告。上海证券称,安旭生物具有高度原料自供能力,持续看好市场广阔的POCT检测赛道,并给出“买入”评级。
报告中,上海证券对安旭生物的深耕领域、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公司自身的竞争壁垒和在研管线的竞争力进行了详细介绍。
上海证券预计,2021-2023年安旭生物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29.88亿元、16.5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311.5%、-44.6%,对应EPS为11.84元、48.72元、26.98元,2021-2023 年PE估值为15.08倍、3.67倍、6.62倍。
上海证券表示,持续看好市场广阔的POCT检测赛道,同时,公司属于优质赛道内具有高度原料自供能力、品类丰富的核心POCT试剂提供商,在海外疫情催化,以及独家自测笔销售带动下业绩有望显著增厚,公司未来亦可借助大量的盈利现金进行产品研发、渠道扩建和产能提升,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A股市场上新冠检测概念风口正强,安旭生物在今年1月6日至14日的7个交易日内收获5个20%涨停板,期间涨幅达144%。
然而就在1月11日当晚,安旭生物就发布了澄清公告,使得双方陷入尴尬境地。
安旭生物称,公司关注到上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研报对公司2022年-2023年业绩进行了盈利预测,但公司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经营数据。公司未接受过上海证券相关人员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报告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
对于未来业绩预期,安旭生物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做过任何2022-2023年的业绩预测。鉴于境外疫情发展及控制情况、检测方法的选择、境外市场推广力度、客户认可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其他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等多种影响因素,公司无法预测2022-2023年的业绩情况。
同时,安旭生物强调,公司上市以后,从未接受任何投资机构任何形式的访谈调研等活动,也从未向外界提供过尚未披露的相关业绩数据及公司经营数据。
近两年,券商研报观点与上市公司观点相悖的案例并不少见,研报发出后被当事公司出面澄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例如,2021年6月,在研报中称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之后,深圳瑞捷股价短时间内出现持续上涨,随后便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
深圳瑞捷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否认了“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的说法,并表示“经沟通,与研究报告出具方达成一致,对方即日起发起内部流程,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报告替换,修正该部分描述”。
证监会在2021年9月回复网友“关于加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管理的建议”的留言时曾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监管,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良好秩序。
《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明确了证券研究报告形成、发布、使用等监管规定,要求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证券公司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及相关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责任编辑:知识)
-
投融资市场入场券“一票难求”,如何挖掘生物医药优质初创企业?
中国创新一定会崛起,实现弯道超车,即使需要花费5-10年,但也是值得投资的领域。这和基金投资有着类似的周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著名CVC博世创投蒋红权曾说过:“未来十年中国的创 ...[详细]
-
网友:张奶奶好,我家女宝75天,疑似感冒一天,鼻塞,偶尔打喷嚏,咳嗽,眼泪汪汪的有白色分泌物,需要吃感冒药还是不用呢?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新浪母婴研究院金牌专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 ...[详细]
-
11月9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表示,汽车科技已成为目前投资和资本市场最关注的热门领域之一。毕马威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行业也是G ...[详细]
-
瑞信预计挪威邮轮2023年成本将大超预期 下调目标价至20美元
分析师Benjamin Chaiken将挪威邮轮(NCLH.US)目标价从25美元下调至20美元,维持“增持”评级。该分析师认为,从这个季度得出的最大结论是,2023年的成本将大大高于市场预测。挪威邮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热点城市推出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8月30日,深圳2022年第三批居住用地集中挂牌,将于9月28日挂牌成交。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第四批次居住用地初步计划于9月底或10 ...[详细]
-
20年前一幕重现!纳指道指“分道扬镳”,科技股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今年以来,FAAMG五巨头总共损失了3万亿美元的市值。进入四季度以来,美股在摆脱熊市泥潭的道路上出现了分化。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和财报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以工业、能源、消费为代表的道指表现出十足的韧性, ...[详细]
-
国家发改委六方面21条举措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专家称这对稳增长稳投资意义重大
本报记者 杜雨萌 包兴安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民间投 ...[详细]
-
每经评论员 余蕊均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地持续扩大开放提供了一个“多快好省”的平台。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就在那里,可体验、可接洽,更可以 ...[详细]
-
博链财经BroadChain获悉,11月22日,据报道,官方房地产记录显示,FTX、SBF的父母,以及该交易所的其他高管过去两年里在巴哈马购买了至少19处房产,价值近1.21亿美元。FTX购买的大多为 ...[详细]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出击 专家:未来信贷增长更重视总量稳结构优
本报记者 刘 琪 见习记者 韩 昱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第五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央行采取多方面措施,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