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税收政策调整 啤酒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 近年来,全球全球啤酒市场由之前的税收外延购并潮转为调整内部产品结构与地区布局,税收政策也是政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在去年得到众多OECD(经合组织)国家支持的调整全球税收双支柱声明,又从最低所得税税率方面对跨国公司运营提出新的啤酒挑战,这也可能给啤酒业带来重新洗牌的欢喜机遇。 ]
澳大利亚税务当局日前宣布,家愁将该国啤酒税再提高4%,全球创下30年来最大涨幅,税收使得每升啤酒的政策税负达到2.5澳元,仅次于挪威、调整日本与芬兰,啤酒在工业国家中位列第四。欢喜这实际上缘于澳大利亚的家愁消费税调整政策,即每隔半年根据通胀水平进行调整,全球飙升的税率也反映了快速上升的通胀率。当走进酒吧或者在超市选购啤酒时,面对高昂的酒价,消费者的心理可想而知。并且,价格上涨导致销售量下降,也绝非啤酒厂商所期待的市场结局。
而面对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英国政府则采取了不同的酒类税收政策。预计将在2023年2月开始实施的英国酒类新消费税,对于啤酒市场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由于税基将从对酒类整体产品数量征税,改为针对其中的酒精含量征税,税率将呈现基于酒精度数递增的状态。因此,低度起泡酒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啤酒类产品的税率将保持不变。但相对于包括高度葡萄酒在内的酒类产品来说,啤酒产品可能会成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替代品。
可以说,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甚明朗,需求弹性较大的酒类产品可能会成为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其中的啤酒税也会随之上下起伏,几家欢喜几家愁。
啤酒有与其他酒类产品类似的税收特征,但因为啤酒的酒精度数偏低,本身又可以作为风味酒精饮料的基酒,消费市场庞大,也就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税收对象。
啤酒消费税的征收目的,可以归纳为促进低酒精度饮料消费与增加税收等,也隐含着拉弗曲线的悖论,但啤酒税的实际征收效果并不仅仅限于这些。
对于早期啤酒种类单一、利润空间有限的市场来说,啤酒税的调整有明显的产业政策效果。20世纪初的日本政府对当时的啤酒加征每石(180升)7日元的税收,这个举措直接促成了当时日本国内啤酒行业的大整合,奠定了现在日本啤酒四大巨头的市场格局。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期的工业化过程中,包括我国和日本在内的政府都曾经借关税自主之机调整了啤酒的进口税,这对于早期的本土啤酒企业来说,无疑都是绝佳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全球啤酒市场由之前的外延购并潮转为调整内部产品结构与地区布局,税收政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在去年得到众多OECD(经合组织)国家支持的全球税收双支柱声明,又从最低所得税税率方面对跨国公司运营提出新的挑战,这也可能给啤酒业带来重新洗牌的机遇。
随着啤酒技术的日益成熟,针对原料与酒精度数的税收政策往往成为啤酒技术革新的动力,原因在于啤酒原料与酿造技术的可塑性。实际上,在啤酒花成为主要原料之前的添加剂格鲁特(Gruit)就是中世纪意义上的啤酒税,而闻名遐迩的德国啤酒纯净法也与啤酒税收有关。在今天的日本,除了按照啤酒的酒精度征税以外,还会依据麦芽的含量征税。日本厂商为了避税,就开发了低麦芽含量的第二类发泡酒以及不含麦芽的“第三类啤酒”。由于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家庭消费场景的增加以及饮酒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发泡酒与第三类啤酒的销量显著增加。日本政府就在2020年10月调高了第三类啤酒的税额,也将调整发泡酒的税率,反而降低了第一类啤酒的税额,以此来平衡各类啤酒的消费数量,增加税收。澳大利亚与英国也都同样采取了根据酒精度来收税的递增税率,这在降低消费度数选择的同时,也会促使酿造商在酒精度与收入之间寻找平衡点。
对于今天的啤酒业来说,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之争不仅仅体现为生产规模之争,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产品以及生产过程的影响力。各国政府也纷纷对这一趋势做出回应,例如美加政府都对小规模酿造商提供税收优惠,以鼓励创业与市场竞争。早在2010年,加拿大渥太华市政府就推出了啤酒业双重税率,现在实际执行的税率水平为:大啤酒厂商的税率为每升72.45~89.74分,小微酿造商的税率不足一半,为每升35.96~39.75分。美国在2017年推出《精酿饮料税收改革法案》,减免小而独立的精酿厂商的消费税率。到2020年,这一优惠税率固定下来,成为永久性政策。
从啤酒税的征收效果来看,税负的转移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根据之前对于欧盟啤酒市场的研究,增值税的转嫁率约为70%,而啤酒消费税则几乎完全体现为啤酒价格。对于按照酒精含量征税的政策,其收入效果并不确定,这一结论来自对澳大利亚啤酒税的研究。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按酒精含量征收的单一名义税率,到2000年改为按照酒精含量与容器类型征税。对这一政策变化的跟踪研究表明:单一名义税率的提高可以较为明显地增加财政税收,但分类税率的提高会减少消费,进而减少相应的财政收入。
另外,用提高啤酒税率来减少酗酒现象的政策设计也没有得到研究的支持,因为酗酒者往往对价格变化并不敏感。对于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实施差别税率还是得到了较好的政策效果。实际上,针对小微厂商的税收优惠反而因为增加了啤酒的消费群体,为工业啤酒厂商带来了更显著的收益。可以说,小微厂商得到了税收优惠,工业啤酒厂商享受了政策外溢效果。美加的厂商差别税率都得到了同样的政策效果。
新冠疫情之下,南非等国家的禁酒令已经对本土啤酒产业带来致命性打击,但更多国家的政府还是对啤酒业采取更为正面的促进措施,税收政策就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德国允许啤酒相关产业延迟纳税。韩国政府则将啤酒税的调整依据缩小为通胀率的50%,为啤酒厂商提供了实际的税收支持。
正如之前百威英博管理层所言,疫情后的全球啤酒产业将以转型、健康与数字化为关键词。如何在迎接消费反弹的同时,注重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着眼数字化与线上化的机遇,推动产业生态的整合提升,是啤酒行业的发展诉求。而这些诉求,是否可以体现为全球层面的啤酒税政策呢?
(责任编辑:焦点)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财联社上海11月21日讯编辑 黄君芝)最新的法庭文件显示,近期宣布破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总共欠50个最大的无担保债权人近31亿美元,欠前十大债权人约14.5亿美元,但未透露他们的名字。FTX及其 ...[详细]
-
警惕!三亚6天感染558例,8万游客滞留!回程机票暴涨,航班大面积取消!浙江6天内出现五代病例
券商中国 罗晓霞/整理8月6日0—12时,三亚新增80+49例阳性据三亚市最新通报,2022年8月6日0—12时,三亚市新增80例确诊病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49例无症状感染者。8月1日0时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5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由于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工作时,水漏进头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叫停国际空间站所有太空行走的任务。宇航员头盔进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类事故在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说起近期热门的中概股,被打上“魔性”标签的数科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上市不足一个月,股价暴涨300余倍,从7.8美元发行价到2555美元,总市值最高达到4726亿美元,超越巴巴、腾讯,达到和 ...[详细]
-
本报澳门8月30日电 记者富子梅)由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与澳门特区政府联合主办的“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经济多元转型——澳门城市转型发展对话会”,30日以结合形式在澳门举行。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 ...[详细]
-
夜近凌晨的一则消息,让躺在酒店床上的蔡女士直接“弹”了起来。8月6日3时52分,“三亚发布”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8月6日凌晨6时起,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 ...[详细]
-
江南中北部、四川盆地、江汉、江淮陕西南部、河南、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等地仍多高温天气上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40℃或以上尤其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仍将持续持久且凶猛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 ...[详细]
-
从2012年快手转型成为短视频社区,到2018年抖音风靡大江南北,再到2021年微信发力视频号,短视频已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需品。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均日消费短视频时长近2小时,按照一条视频20 ...[详细]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作者:王秦怡 付玉梅将反华当“流量密码”,这“妖女”越来越没下限。“反华妖女”又现身了!不久前,在一个所谓的讨论中国人权问题的论坛上,澳大利亚公民党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巴维克向许秀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详细]
-
根据加拿大多地房地产行业协会的统计,包括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等在内的加拿大主要城市7月份的房地产销售量大幅度下滑。根据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委员会8月4日公布的数据,7月份,房地产换手仅4912套,比去 ...[详细]